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新能源汽车呈倍速增长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效果显著,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数量,从2009年之前不足500辆,增长到2017年的77.7万辆,今年预计有150万辆,电动汽车产销量保持快速增长。
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6.7万辆和65.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9.8%和59.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为12.8万辆和12.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5%和26.9%。
2018年1-6月,新能源汽车产量为41.3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94.9%。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量为31.4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79.0%;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量为10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70.2%。销量方面,1-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1.2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11.5%。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31.3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9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为9.9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81.6%。
2011-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情况(万辆) |
||||||
年份 |
新能源 汽车产量 |
新能源 汽车销量 |
纯电动 汽车产量 |
纯电动 汽车销量 |
插电式混合 动力产量 |
插电式混合 动力销量 |
2011年 |
0.84 |
0.82 |
0.57 |
0.56 |
0.27 |
0.26 |
2012年 |
1.26 |
1.28 |
1.12 |
1.14 |
0.13 |
0.14 |
2013年 |
1.75 |
1.76 |
1.42 |
1.46 |
0.33 |
0.30 |
2014年 |
7.85 |
7.48 |
4.86 |
4.50 |
2.99 |
2.97 |
2015年 |
34.05 |
33.11 |
25.46 |
24.75 |
8.58 |
8.36 |
2016年 |
51.60 |
50.70 |
41.70 |
40.90 |
9.90 |
9.80 |
2017年 |
79.40 |
77.70 |
66.60 |
65.20 |
12.80 |
12.50 |
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2018年6月6日,工信部发布第308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本批公告中发布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18年第6批)》,共包括112户企业的353个车型,其中纯电动产品共109户企业324个型号、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共8户企业24个型号、燃料电池产品共4户企业5个型号。
按照《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18〕18号)要求,政策过渡期到2018年6月11日结束。自2018年6月12日起,2017年第1~12批及2018年第1-4批《推荐车型目录》将予以废止。新能源汽车要进入新目录,必须满足新的技术要求。与此前相比,新的技术要求在续航里程、百公里能耗以及各方面综合指标上都更高、更严格。
2017-2018新能源补贴政策对比
续航里程(km)
2017年国补(万元)
2018年国补变化(万元)
100-150
2
0
150-200
3.6
2
200-250
2.8
250-300
4.4
4
300-350
4.5
>=350
5
1、纯电动汽车将会成为未来大方向
当前,我国重点扶持纯电动汽车,部分自主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开始逐渐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藩篱,我国的纯电动汽车发展正在慢慢走向成熟。
2、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将倍速以上增长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车产业体系不断完善,配套环境持续优化。截至今年7月份,全国共建成公共充电桩27.5万个,同比增长52%。新用户私人安装率接近80%,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已在全国推广使用。国家能源局《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草案表示:到2020年国内充换电站数量达到1.2万个,充电桩达到450万个;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的比例接近标配的1:1。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基数较低,近年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等基础生态环境不断完善,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进一步升级优化,车型质量、企业竞争力将提高,新能源汽车得到进一步推广。
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问题仍是短板,民众在购买前还是应该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具体建议如下:
1、购置车辆时要关注汽车续航里程,是否能满足自己的日常出行需求。
2、周边的充电设施是否完善。
3、尽量选择技术成熟、口碑好的品牌。
4、注意汽车厂商提供的电池保值时间。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进入百万级,由起步期也进入了发展期,财政补贴政策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产业高质量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需要,下一步中央财政将按照国务院统一的动态调整机制。一方面继续提高补贴技术门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目前在新能源汽车推广方面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安全性、使用寿命、成本、续驶里程以及电池回收等问题。如果从基础材料研究入手,根据不同的电池性能来寻求相应材料,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因此,企业需要意识到基础研究的必要性,保持基础研究持续投入,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整个动力电池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关阅读】
![]() |
![]() |
![]() |
![]() |
![]() |